癌症預防必須從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善著手。屬於高危險群的人,在癌症預防的措施上,就必須更積極。定期的癌症篩檢,是非常必要的。除了上述飲食生活及個人習慣的改變外,應該更積極做一些治療性的預防措施,可以徵詢腫瘤專科醫師提供最好的建議。
l 維持清靜、無空氣污染生活環境
癌症預防必須從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善著手。屬於高危險群的人,在癌症預防的措施上,就必須更積極。定期的癌症篩檢,是非常必要的。除了上述飲食生活及個人習慣的改變外,應該更積極做一些治療性的預防措施,可以徵詢腫瘤專科醫師提供最好的建議。
l 維持清靜、無空氣污染生活環境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2010/12/04 〔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
傳統藥物治療或進行癌症化療,往往在殺死癌細胞時,也一併殺死健康細胞,副作用不少,且費用昂貴,陽明大學研發全球首創的「超音波藥物傳輸監測裝置」,則可以更精準地將藥物集中在病灶,提高治療效果,藥物用量減少三分之一,醫療費用可望降低數十倍。
資料來源:REUTERS 日期: 2010/11/25 (路透芝加哥24日電)(中央社翻譯)
研究團隊今天說,美國研究人員已找出皮膚黑色素瘤可能勝過實驗性抗癌新藥PLX4032的幾種方式,這項發現將有助於研發新藥,防止致命的皮膚癌。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0/11/25
衛生署日前正式核准「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用於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合併化療可延長中位存活期達14.6月,疾病控制率近9成。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昨(24)日表示,亞洲人對於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合併化療,其反應較西方人更佳,中位存活期甚至可達18.9個月,疾病控制率達95%。
資料來源:路透 日期:2010/10/28 (路透波士頓27日電)(中央社翻譯)
研究人員今天公布報告顯示,一種有希望幫助5%常見類型肺癌病患的藥劑,或許對多數病患有效果,但在抗腫瘤方面似乎成效不彰。
資料來源:法新社 日期:2010/09/30 (法新社華盛頓29日電)(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一項研究今天指出,促進人體免疫系統的新療法,可提高神經母細胞瘤存活率至20%。神經母細胞瘤是神經系統癌症,通常發生在兒童身上。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2010/09/17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治療子宮頸癌有新方法,國家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發中心研究團隊在昨(16)日發表一種治療性子宮頸癌疫苗,這種疫苗新技術不只能治療子宮頸癌,抑制腫瘤生長,還能預防子宮頸癌發生,目前雖然還在老鼠實驗階段,若一切順利,期待未來2、3年可以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