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回歸美國 終獲認可

      過去,植物藥或傳統醫學的開發與研究,多缺乏符合西方科學研究要求的統計資料及結果,因此所宣稱的療效經常為西方醫學界所質疑,另一方面,植物藥多為複方或萃取物之形式,成份複雜且多變,難以依照一般西藥開發的標準進行所謂成份分析或藥動學、藥效學研究,也因此在缺乏相關藥物開發法規的規範下,使得植物藥或傳統醫學一直無法登上西方醫藥界的舞台。然而,三十多年前發現愛滋病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被認定是無法治癒的絕症,西方醫學對它完全束手無策,因此許多病患只得自行尋求非正統的治療方法,而其中不少患者經由傳統療法而痊癒,此結果引起了西方醫學界的關注,也促使美國醫學界開始正視傳統及另類醫學的存在,設立相關主管機關及研究機構,並著手制定相關法規。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於199110月經美國國會批准成立了替代醫學辦公室,並在此基礎上,於199810月再經美國國會批准成立國家輔助及替代醫學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NCCAM)。即使如此,全球各大藥廠為爭取自己藥品利潤最大化,對另類醫學多方排斥,而傳統醫學本身亦缺乏適合的開發標的,使另類醫學的推廣過程還是極其艱難和緩慢。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捷克政府援助 研究勢如破竹

     

1990年,孫士銧博士和西奈山醫學中心的另一位來自台灣的王陸海教授開始了連串實驗,將肺癌細胞植入小白鼠體內,並以孫博士所發明的「植物複方」餵養這些帶有肺癌細胞的小白鼠,並與僅餵食一般飼料的小白鼠比較其腫瘤的生長狀況。一月後,實驗結果揭曉,服用「植物複方」的小白鼠較對照組的腫瘤縮小了60%,這試驗的結果猶如一劑強心針,堅定了孫博士探索其中奧秘以及盡可能挽救癌症患者的決心,他正式將此植物複方命名為「華陽複方」,「華陽複方」除了包含孫博士姓氏的英文發音外,亦代表著此藥物是由華人研發以及期許「華陽複方」能夠成為癌症患者希望的意義。當時,孫博士與王教授認為這種「植物複方」除可降低癌症治療的副作用外,其中必然有一些成份可能藉由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消滅癌細胞,甚至可能直接抑制腫瘤的生長。因此,孫博士於1992年成立了美國華陽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Sun Farm Corporation),並計畫進一步研究並量產「華陽複方」,同時由王陸海教授負責針對「華陽複方」的成份及作用機制進行研究。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2918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一紙傳真,讓在Sun Farm實驗室奮鬥了12年的孫士銧博士及研發團隊欣喜若狂,只因在他們的努力之下,「華陽複方」不僅成為傳統植物藥跨入西方醫學領域的首例,也寫了藥物發展史上新篇章!

眾所皆知,新藥開發過程曠日持久,平均要耗費十年光陰、近八億美元才能成功。孫士銧博士和他的研發團隊只有十數人與一般的儀器設備,但他們卻憑藉著讓傳統複方植物藥走向世界的執著,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而終於看到了揚名全球的曙光。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June 2, 2009 (佛州奧蘭多) -- 研究人員表示,一種可以將每種攝護腺腫瘤依其獨特的基因指紋而將它獨特化的血液測試方法,可能有助於辨識出哪些男性其實患有攝護腺癌。

達那-法柏癌症研究治療中心的Robert Ross醫學博士表示,於一項新的研究中,在區分哪些男性患有癌症、哪些沒有,強大的遺傳工具戰勝了標準的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9/21 08:55    全國廣播

    肺癌連年高居惡性腫瘤前十大死因第一名,據衛生署資料統計,97年癌症已奪走38913位國人性命,其中以肺癌為首,奪走了7777條寶貴生命,其中不少名人也因為肺癌相繼病逝。

    世界胸腔醫學大會八月初於舊山金舉辦,會中顯示目前肺癌化療可延長末期病患約六至八個月,較以往研究顯示無太大的突破。化療通常是以靜脈注射方式進行治療,所造成的常見副作用如噁心、嘔吐、掉髮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令不少患者畏懼;而近年來較新的肺癌治療方式標靶治療,以口服方式給藥,對於黃種人的表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達70~75%的反應率,且較傳統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低,患者的接受度較傳統化療上高,但是標靶治療通常會在數月後產生抗藥性,無法延續治療效果。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陽複方」又稱為“Selected Vegetables”“Sun’s Soup’’ 簡稱SV,是由美國華陽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Sun Farm Corp.)華裔創辦人 孫士銧 博士所研究開發而成。「華陽複方」是由19種一般常見蔬果及傳統中草藥經萃取純化而成,成份包含黃豆、香菇、綠豆、青蔥、大蒜、韭蔥、洋蔥、扁豆、薑、橄欖、芝麻、歐芹、紅棗、山楂、人蔘、當歸、甘草、蒲公英根、遠志等天然植物,而其中所包含的多種植物及成份,如異黃酮(Isoflavone)、人蔘皂甘(Saponin)、磷酸肌醇(Inositol Hexaphosphate)、多醣體及多種蛋白酵素抑制劑等,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證實這些成份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提升免疫能力及抑制腫瘤生長等功效。「華陽複方」目前已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及台灣衛生署之開發中新藥(Investigative New Drug, IND)審核許可,是全球首項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許可之植物萃取複方新藥,現於美國紐約西奈山醫院(Mount Sinai Hospital)、紐約林肯醫學中心及台灣北中南七大醫學中心等地針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搭配化療藥物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

「華陽複方」針對癌症病患治療始於1980年代,首位使用者即是孫博士的母親,病患罹患非小細胞肺癌第IIIB期並有腎上腺移轉現象,經外科手術、化療及電療後,癌細胞仍無法受到控制,且併發肺積水,但經服用「華陽複方」三個月後,再次複檢時,發現肺積水消失且癌細胞明顯受到控制,並未有向外擴散的情形,並得以外科手術完全切除,病患於手術後繼續服用「華陽複方」,爾後十八年內並無發現任何腫瘤復發,在首位病患獲得治療後,孫博士繼續於其他三名癌症病患(分別為第四期腎癌並移轉至肺臟及肝臟,第四期腎癌並有肺部移轉,以及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合併腦部移轉)進行治療,病患經服用「華陽複方」後,其腫瘤均明顯受到控制,並且在生活品質方面均獲得改善,其後孫博士又繼續使用「華陽複方」於數十位各類型癌症病患,多獲得良好的改善效果。(NUTRITION AND CANCER, 39(1), 85-89, 2001)

1991年,孫博士與西奈山醫學中心王陸海教授合作進行「華陽複方」腫瘤抑制功效及作用機制研究,他們將腫瘤細胞株植入小鼠體內,並同時以「華陽複方」或其部份成份萃取物餵食小鼠,與對照組比較觀察其腫瘤生長狀況,試驗結果證實「華陽複方」與對照組比較腫瘤抑制效果可達53%-74%,並且於部份餵食「華陽複方」之小鼠觀察到腫瘤完全退化(Completed Regression)之狀況,此實驗證實「華陽複方」於肺癌小鼠體內確實具有抑制腫瘤生長之功效。(NUTRITION AND CANCER, 39(1), 85-89, 2001), (US Patent 5437866, Herbal Treatment of Malignancy), (US Patent 20070248620A1, Methok of treating Malignancies and Viral Infections and Improving Immune Function with a Dietary Supplement)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pt. 2, 2009 -- 用目前的方法治療無效之皮膚癌、腦癌末期患者,服用hedgehog抑制劑這種新的口服藥能獲得改善。

  Hedgehog是最熱門的新型抗癌標靶藥物之一,在胚胎發育和幼年時期,這個暱稱為刺蝟(hedgehog)的訊息分子會刺激生長過程,但身體在成年期間就將它關閉。當hedgehog沒有關閉時,它就會促使癌細胞生長。

  Genentech公司開發出一種代號為GDC-0449的實驗性藥物可阻擋hedgehog,它可以對抗癌症嗎?有些癌症特別依賴hedgehog,其中一種是基底細胞癌,它是美國最常見的皮膚癌,初期時雖然可用手術治癒,但這種腫瘤疾病沒有標準療法,通常很快就會死亡。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9/23 00:07 【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   台灣新生報

    口腔紅、白斑症或疣狀增生,不一定要以傳統開刀手術治療。一名四十歲林先生,平日抽煙喝酒吃檳榔樣樣來。兩年前發現右臉頰上有顆粗糙突起,原本以為是火氣大不以為意,但因為持續一個月都未消失,到牙醫診所就醫,才發現右臉頰已經有顆直徑一公分的白色口腔疣,證實是口腔癌癌前病變,醫師立即利用光照治療,將藥物塗抹在患處再進行光照治療,連續兩周光照治療兩次後,疣狀增生物慢慢結痂癒合,經連續追蹤兩年都未再復發。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口腔診斷科余權航醫師表示,醫技發達,發現口腔癌癌前病變不一定要開刀,也可以利用光動力治療,免去開刀痛苦。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09/09/21 08:55

肺癌連年高居惡性腫瘤前十大死因第一名,據衛生署資料統計,97年癌症已奪走38913位國人性命,其中以肺癌為首,奪走了7777條寶貴生命,其中不少名人也因為肺癌相繼病逝。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府為了加速推動生技產業的發展,近來紛紛釋出政策大利多,刺激生技產業的蓬勃發展,例如: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推動台灣生技起飛行動方案、修正專利法等,並將生技列為國家重點計劃、扶持生技產業為下一個兆元產業,為生技產業形塑良好的發展氣氛。 



      隨著全球高齡化趨勢的來臨,抗老、健康保健的需求激增,生物科技成為現代民生必需品,為相關類股股價帶來有力的支撐,展望生物科技產業後市,生技產業今年前景依然看好,估計製藥業今年的成長率可攀升8~10%。 



      華陽生科將來台投資 設立生產、研發及營運中心 

有鑒於此,包括多位由華人科學家所創辦的生技公司都紛紛表示回台發展的意願,例如,日前知名的華裔藥廠-華陽生命科學和美商Medinox公司等,都不約而同地先後宣佈返台搶灘。 



      華陽執行長孫達士博士指出,華陽複方已取得全球第一個獲美國FDA第三期臨床試驗的許可,用於治療肺腺癌等多種癌症用藥的植物藥,該項技術將引進台灣,並與國內藥廠合作,預計該項植物新藥在5年後上市。 



      美國華陽生命科學公司由華裔科學家孫士銧博士所創立,以植物複方新藥為主要的研發方向,其主要研發標的為第一項跨入西方醫學領域的植物複方新藥,並為第一個取得美國FDA及衛生署第三期臨床試驗許可的植物複方,期望3~5年後,以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適應症上市。 



      華陽生命科學將來台投資設立生產、研發及營運中心,並將其植物複方新藥研發及生產核心技術移轉到台灣,建立全球第一項植物複方藥物的生產基地。 



      力推「華陽複方」成為中草藥或植物藥開發新典範 

華陽複方最為人津津樂道、耳熟能詳的消息,就是成功治療捷克總統哈威爾。孫達士表示,為了達成父親將臨床試驗擴展到台灣的遺願,已成立亞洲華陽生命科學公司,未來,將扮演生產和成為國際級植物藥物開發的標竿公司。 



      該臨床試驗將延續至中國大陸、東南亞、澳洲及歐洲等地區,因此,現正積極和國內藥廠洽談合作計劃,預計在明年設廠,並力推「華陽複方」成為中草藥或植物藥開發的新典範。 



      亞洲華陽目前資本額為100萬元,7月將增資到100萬美元,預計年底前,達到500萬美元的規模,為因應執行臨床試驗所需的龐大經費,明年計劃增資到3億元,並規劃在2013年掛牌上市。 



      美國現罹患肺腺癌患者共有20萬人,以每位患者每年的治療費用約40萬元估算,市場潛在的需求市場便有800億元,而華陽複方只要取得20%的市佔率,就可以創造160億元的營收。 



      國內中草藥產業發展成熟,自2007年起,幾乎都已達cGMP的標準,領先全球的中草藥廠,在醫藥界紛紛投入發展的情況下,台灣將有機會成為全球中草藥的指標性產業和研發重鎮。 



      Medinox關節炎新藥 來台尋找策略合作夥伴 

繼華陽生命科學積極佈局台灣,並將經營觸角延伸到亞洲地區之後,由賴清山博士成立的美商Medinox,亦宣佈該公司研發的關節炎新藥「LT-NS001」臨床試驗成功,將搶搭全球30億美元商機,且計劃與國內藥廠合作,進行授權和技術移轉。 



      LT-NS001是一嶄新、具專利的奈普生原型藥,其作用機制在於減少關節炎患者因服用奈普生而引起胃潰瘍等併發症。 



      LT-NS001 於今年5月,已獲得美國FDA認可,符合505(b)2原型藥規定,亦即其藥物有效性已獲美國認定,僅需完成藥物安全性臨床試驗後,可望於2012年上市銷售,預計全球每年市場商機可達30億美元。 



      奈普生是目前最為廣泛使用、且被視為是最不易影響心血管安全性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不過,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主要的副作用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光是美國市場,每年用於治療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所引起的胃潰瘍就超過40億美元,而美國平均每年約有2萬人是因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而引起的併發症,如胃腸出血或腸穿孔導致死亡的案例。 



      ●07/14--文/李芝瑩、陳堂麒完整內容請見《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7月號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