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中央社 2011-01-28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新加坡28日專電)
新加坡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婦女增加,許多人接受「機器人」手術,僅3個1公分的微小傷口,即可完成手術,且復原期快,但要價不便宜,約新台幣18萬元至40萬元之間。
據新加坡2004至2008年統計資料,當地罹患子宮內膜癌婦女人數近年激增,約1434人,已從女性癌症排行榜的第8名上升至第4名;因此相關的手術也開發快速。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說明,目前最常見的手術方式是開腹及腹腔鏡手術,但國立大學醫院在2008年起採用「機器人手術」(robot-assisted surgey),醫生是以遙控機器手臂進入細小的空心管中進行手術。
國大醫院表示,與傳統手術相較,機器人手術的好處是復原期更快,不需再住上5至7天,一般只要住院1至3天就可出院;此外,病人也只會留下3個各1公分的微小傷口,與傳統手術會有30公分的傷口差異很大。
不過傳統手術收費約1300至6900新元(約新台幣3萬元至15萬8000元),而機器人手術收費不便宜,約在7800至1萬7700元之間(約新台幣18萬元至40萬元)。
目前在新加坡,已有33名婦女接受機器人手術治療。
國大醫院認為,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原因,包括懷孕次數少,肥胖、月經初潮時年紀小,及年齡較長才進入更年期等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