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9/14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國際康復之路(RRI)大會自創會32年來,首次在亞洲舉辦也是台灣首次舉辦國際性癌症病友活動,與會者來自全球五大洲32國,共700位病友參與。台灣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昨(13)日表示,此次大會學術議程,透過東西方文化差異與多元觀點,以三大主題:擺脫衝擊、全人照護、飛躍重生,以台灣經驗展現乳癌病友與疾病共處的醫病智慧。

生中得到乳癌;在美國,則每8人就有1人在終其一生中得到乳癌。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婕表示,協會自2002年成立自今,乳房篩檢率從8%至今提升到20%左右,希望乳房篩檢目標能達到35%。然而,乳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因為乳癌沒有病毒侵犯的問題,也不知是因為何原因而壓倒最後一根稻草,但大部分乳癌患者在生病前有ㄧ段很大的衝擊。

離婚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的 小姐在46歲時,發現罹患乳癌,則跟當時認識不久的 先生提出分手,但 先生卻堅定地回答:「我走過,讓我帶著妳走過,陪著妳走過,不要擔心。」

16RRI大會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暨台灣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張金堅 教授表示:「正由於台灣乳癌好發年齡較歐美年輕十歲,一位四十歲的母親罹癌時孩子才十歲,比起母親五十歲罹癌時,孩子已經二十歲所面臨的康復之路更艱難,因此台灣乳癌病友在家庭及社會所扮演的角色與所背負的責任,所受疾病的挑戰更大。此次大會學術議程,以三大主題:擺脫衝擊、全人照護、飛躍重生,以台灣經驗展現乳癌病友與疾病共處的醫病智慧。」 張金堅 教授表示:「此次由全台21家醫院所共同推出的『乳癌媽媽抗癌元氣料理手路菜』食譜除了將在會中首次發表,更可現場試吃就算化療期間或康復後都可享用,由台灣乳癌媽媽改良更健康的台灣肉圓、南瓜芝麻包等,讓世界各地的乳癌病友都可以把台灣味學回去,在家自己做!」

16屆國際康復之路乳癌支持會議主席暨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院士表示:「面對乳癌,該如何走『康復之路』,是全球超過五百萬名病友的共同課題,這個課題將於今年11912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由台灣擔任世界的女主人,期待邀請更多民間資源、企業團體一同共襄盛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amaia 的頭像
    miamaia

    miamaia的部落格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