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欣傳媒 2011-09-17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
雖然現代人談癌色變,但是最讓癌症患者害怕的,莫過於聽醫師說「轉移了」,陽明大學癌症轉移研究團隊找到了癌細胞轉移前的兩個蛋白,不僅能提早偵測癌症患者是否轉移,還可供為研發新標靶藥物基準。
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吳國瑞特聘教授今(16)日發表這項癌症研究最新突破,這項研究在9月2日已獲生物醫學界權威期刊的「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例為特徵論文特別介紹,「自然綜說癌症期刊(Nature Reviews Cancer)」也特別撰寫「特別突出」文章專門介紹此論文,並將於10月發表。
這項研究是由吳國瑞率領博士班同學吳明儒及後博士蔡亞萍等人所完成,吳國瑞說,癌症轉移是最令醫師束手無策的狀況,也是病患最懼怕的夢靨。
由於研究發現,腫瘤缺氧容易造成癌細胞惡化及轉移,並產生抗藥性,吳國瑞領導的團隊發現腫瘤細胞在缺氧狀態下可誘發兩個染色質修飾蛋白HDAC3及WDR5的表達,改變染色質標記並改變癌細胞的基因表現,並進而使癌細胞進行上皮細胞間質轉化,最終則造成癌細胞轉移。
吳國瑞說,最常見容易缺氧的癌症包括乳癌及頭頸癌,尤其男性癌症第四大死因的頭頸癌發展極為快速,它的特徵是腫瘤在局部快速生長,常因血流供應不足導致癌細胞缺氧。快速生長的頭頸癌除會引起局部壓迫,也易轉移導致治療失敗。
這次研究是醫界第一次找到癌細胞轉移的染色質標記,過去生物醫學界雖對於缺氧引發癌症轉移的機轉有初步了解,但進一步機轉仍未透徹明瞭。吳國瑞說,現在最受矚目的癌症治療是標靶抗癌藥,他們的研究可在癌症病人的診斷及追蹤治療提供極大的幫助,也能夠提供為新的抗癌標靶研發新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