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
頭頸部反應及照護
常見的頭頸部副作用如下:
1. 口腔潰爛:常見於治療後二至三週出現。
照護:
■ 採用軟質、易吞嚥的食物。
■ 勿吃太燙或煙酒、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 使用醫師處方漱口水及藥膏。
2. 口乾、牙齒易敗壞: 因放射線照射的關係,口腔唾液分泌 減少,而產生口乾感覺,另外也會降低對牙齒的保護作用,容易形成蛀牙。
照護:
■ 隨身攜帶飲水常漱口、及喝水或咀嚼無糖口香糖。
■ 良好刷牙習慣(使用軟毛牙刷)。
■ 使用唇膏保持嘴唇濕潤每月定期牙齒檢查。
■ 治療中及治療結束一年內,盡量避免拔牙或牙科手術。
3. 牙關緊閉、吞嚥咀嚼困難:
照護:
■ 張口運動:故在治療期間即須開始練張口運動,每日200次下巴左右搖擺。
■ 採溫和、軟質或流質食物以減輕吞嚥的不適。
4. 味覺遲鈍:因照射治療口腔部位,會影響到舌頭上味蕾的變化,使其對食物的味覺感降低。
照護:
■ 必須少量多餐。
■ 食用自己喜愛的食物。
■ 耐心等待恢復期。
5. 掉髮:頭部接受放射線治療,可能有掉髮問題,但治療結束 後的幾個月內大部份病友會長出新頭髮。
照護:掉髮期間,可選擇,戴帽子、假髮或包頭巾,而帽子或假髮的邊緣需選擇不會刺激頭皮的材質。
6. 喉嚨痛:頭頸部放射治療大約兩週後發生喉嚨痛。
照護:
■ 保持口腔清潔。
■ 食用軟而涼的食物、飲料。
■ 必要 時 醫師會給予止痛劑服用。
胸腹部反應及照護
常見的胸腹部副作用如下:
1. 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照護:
■ 採少量多餐。
■ 2)改變烹調方式或增加新菜式。
■ 休息以增體力。
■ 治療前1-2小時不要吃東西。
■ 記錄噁心或嘔吐發生狀況。
■ 藥物協助(必要時)。
■ 若出現嚴重噁心、嘔吐,必要 時應與 醫師商量決定接受管灌飲食或由血管注射高單位營養劑。
2. 咳嗽
照護:
■ 多補充水分。
■ 不抽煙。
■ 避免到空氣太乾燥的地方。
■ 必要 時 醫師會開止咳藥物。
3. 腹瀉
照護
■ 建議少量多餐,以補充足夠的營養。
■ 補充電解質的食物(運動飲料、柳橙汁、葡萄汁、蔬菜汁、香蕉)。
■ 白天多喝水,晚飯後則不宜多喝水,以免夜間一直上廁所而影響睡眠。
■ 避免喝太冷及太熱的飲料。
■ 避免食用刺激性或產氣食物如咖啡、辣椒咖哩、地瓜、玉米、豆類、牛奶…等。
■ 嚴重腹瀉,速到醫院就診。
4. 膀胱炎
照護:
■ 平時水份的攝取應充足-多喝水。
■ 不憋尿。
■ 建議食用柑橘類水果及果汁
■ 注意尿液顏色性質若出現血色或混濁即應就醫。
皮膚反應及照護
皮膚反應: 放射線治療部位之皮膚反應是漸進性的,依放射線劑量與次數而有不同的程度,ㄧ般而言:
n 3-4週會皮膚紅、熱、癢。
n 5-6週脫屑。
n 色素沉著。
n 治療停止後皮膚會逐漸恢復。
照護:
■ 避免緊身或粗糙之衣物,如:胸罩、腰帶、硬衣領或領帶、項鍊、厚棉衣及毛衣。最好穿著棉質鬆軟及通風的衣物。
■ 小心清潔治療部位皮膚:以清水清洗,必要時使用中性肥皂,洗後以柔軟毛巾小心拭乾,記住不要將治療部位之記號洗掉, 線條不清晰時請告知技術人員補畫,不可自行補畫。
■ 皮膚癢時,可以輕拍,不可用指甲抓避免破皮,有破皮時不可自行拉扯患部、覆蓋紗布或塗抹藥膏,只 能使用 醫師開立之藥物,但治療前兩小時需將藥膏清洗乾淨。
■ 治療部位請勿暴露於陽光、強風或極冷、極熱空氣下,外出時應以大傘或帽及衣物來遮陽保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