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日期:2010/06/02 (劉怡伶報導)
預防大腸癌及大腸息肉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做大腸鏡檢查,大林慈濟醫院謝毓錫醫師多年來投入大腸鏡檢查的改良研究,發現以低壓充氣方式可以減輕病人痛苦,日前他的研究論文「低壓充氣為大腸鏡最佳選擇」,更獲刊登於美國知名期刊「消化疾病科學(Dig Dis Sci)」。
大腸息肉是大腸癌的前身,但許多人因害怕接受大腸鏡檢查,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先機。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謝毓錫想要找出除了麻醉之外,可讓患者感到無痛的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後,他發現檢查時打入較少的空氣,就能減輕患者的痛苦。
謝毓錫主任表示,在進行大腸鏡檢查時,需將受檢者大腸充氣,但若充氣太少,壓力不足,無法將大腸撐開,檢查速度較慢,且看不清楚,但若充氣過多,會造成患者腹脹不適,且乙狀結腸會變得更彎,使大腸鏡不易通過。因此研究使用局部低壓充氣法,在前半段檢查時只用正常壓力的三分之一充氣,進入後半段後,再改用高壓充氣,可縮短檢查時間,受檢者做完檢查後也較不易脹氣;一名六十多歲患者接受檢查,一點也不覺得不舒服,檢查出大腸息肉並成功切除。
謝毓錫表示,現在除了低壓充氣法外,還更進一步發展完全以水取代空氣的檢查方法,經臨床調查,有40%的受檢者在未使用麻醉藥的情況下,完全不感覺疼痛。
謝毓錫主任提醒,50歲以上是大腸癌好發年齡,目前政府針對50歲以上、未滿70歲的民眾,提供2年一次的免費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可多加利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