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發生與健康相關的醫藥新聞,媒體為求平衡報導,多半會在報導新聞事件末,請專家表達看法。醫療人員的教育養成,是系統性、理論性的。當有醫藥新聞事件發生時,醫藥專家要將他所知道的、複雜難懂的醫藥資訊,用簡單易懂且具有新聞張力的表達方式,立即反應出來,需要經驗與技巧。

而民眾要如何判斷,一篇具爆炸性且張力十足的新聞,它的真實性如何?如何從客觀的角度解讀,並從中獲取豐富的知識,不被錯誤的新聞或謠言,搞的心生恐謊。從以下幾個觀點來看醫藥新聞,你可以有更多的審查力:

1.作者應真實呈現新聞全貌

成為焦點的新聞事件通常是與許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和家人的健康有關。例如,最近治療過動兒的藥物,被拿來當作應付考試的聰明丸。由於新聞多半是報導這個藥物的副作用,而沒有強調是健康的考生濫用這個藥物,很有可能會造成過動兒父母,不敢再給孩子吃藥。

2.作者應將藥品的原廠名稱說明清楚

每個藥都有國際通用的「學名」、各家藥廠取的「商品名」,還有民眾最熟悉的「中文名」最。原廠藥一旦過專利期,就允許不同藥廠上市學名藥,因此同樣一種學名藥,卻可能有一大堆不同的商品名。例如:Acetaminophen(Panadol®;普拿疼),同樣叫Acetaminophen的學名藥,大概有二百個以上,包括:Panadol®、Panamax®、Paramol®、Scanol®…..等等。如果不以原廠的「商品名®」與「中文名」呈現,民眾真的無法確定作者所描述的就是Acetaminophen。

 3.介紹藥品的藥理機制
 有些人不清楚藥品在人體中,產生藥理作用的機制是什麼,也因此,對於錯誤用藥可能發生的後果,並不懼怕。例如:苯重氮基鹽(Benzodiazepine)類安眠鎮定藥,透過和神經細胞的藥物受體結合,抑制神經傳導,而產生中樞神經抑制作用。當藥物受體隨著投藥愈多,數目愈少時,藥物找不到受體可以結合,無法產生相同效果,就會出現一種叫「耐藥性」的反應出來。這時,只能加重藥物劑量,才能達到相同療效,但是毒性卻因劑量變大而更嚴重。所以,將藥品如何產生作用說清楚,將有助於民眾更謹慎用藥。

4.藥品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不能省略

一個藥品會成為新聞焦點,必定是這個藥在當時的時空背景引起民眾的恐慌或渴求,要不就是一堆人不擇手段要搶這個藥,要不就是民眾將藥當成毒品,連碰都不敢碰,導致治療失敗。舉例來說,H1N1的流行期,民眾除了搶口罩之外,也要搶克流感。克流感在一般藥局和診所是買不到的,有些民眾想盡辦法透過高層買這個藥。這個時候,作者應該以專業的角度,佐以文獻報導,說明服用這個藥可能造成的副作用。警醒民眾不要盲目服用,避免抗藥性過早發生。

另外,在2005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一篇更年期婦女使用5年雌激素(女性賀爾蒙)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服用雌激素會導致血拴、中風、癡呆、認知能力損壞。這樣的報導,使得原本在賀爾蒙治療中的婦女突然停藥,而發生不必要的身體不適。這就是民眾缺乏正確使用賀爾蒙的觀念,一味隨著新聞起舞的結果。

5.專家觀點

最後,要有醫藥專家,以專業的觀點,佐以具說服力的文獻報告,給予民眾重要的提醒。當新聞內容是勸導民眾不要輕易吃一種藥時,專家一定要提供其他選擇的建議說法。如此才不會使民眾更加困惑,甚至恐慌,這是醫藥專家表現職業道德的重要作法。

(本文作者:花蓮慈濟醫院藥劑部臨床藥學科主任劉采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amaia 的頭像
    miamaia

    miamaia的部落格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