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2009/11/07  記者鍾佩芳/專題報導 

引言:

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如果能夠多攝取蔬菜、水果及五穀雜糧類,確實可以降低罹患各種癌症的機會。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也表示,養成每天至少吃五份新鮮蔬菜水果的習慣,即可在日常生活中落實飲食防癌的觀念。

另據研究,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蔬果、全穀類等,可防大腸癌並減少乳癌、食道癌、胃癌、攝護腺癌及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發生;而蔬果也已證實可減少口腔、食道、肺、胃、大腸癌等。

根據衛生署九五年癌症登記報告,結直腸癌的個案數已首度破萬,成為國人十大癌症榜首。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黃翠華表示,這是因為近來飲食西化嚴重,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比例也不斷下降。根據林口長庚的收治案例,有13歲就罹患大腸癌末期;而在新聞報導中,甚只有八歲小孩長痔瘡的案例,這都與吃醃漬的紅肉或燻烤的食物有關。

高纖飲食,一直被認為是預防各種癌症的飲食原則;不過,得了大腸癌,高纖飲食反而是禁忌,必須等到治療完成、恢復腸道的健康與功能之後,才能慢慢恢復高纖飲食。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吳秋玲表示,一般而言,多攝取纖維素不但可以幫助腸胃蠕動,有助於糞便成形,故利於排便。但是纖維素的攝取量越多,糞便的體積越大,若是加上喝水不足導致糞便硬度過高,就可能造成排便的困難。尤其是當腸道內有腫瘤時,也可能因而造成腫瘤破裂出血,而造成感染。尤其是在做完手術之後,腸道得經過一段時間的癒合復健,太硬的糞便反而會刺激傷口,除了延緩傷口癒合之外,甚至還有感染惡化的危險。

所以,故飲食應注意以下原則,1.避免攝取纖維含量多之食物:芹菜、竹筍、玉米筍等筍類;2.避免刺激性及會產氣的食物:豆類、地瓜等;3.多攝取纖維少之食物:嫩葉、瓜類、白米飯等;4.視需要採用半流質或是軟質飲食:稀飯、蔬菜泥、肉泥等,以便於消化、吸收,避免傷口感染。

一般人基本上一天要排一次便最好,若少於一次則很危險。黃秘書長表示,因為肉類在腸道放久了,會被吸收利用而轉變成致癌物質,建議平日宜多攝取纖維是能效幫助排便的。像是白米飯可換成五穀米,或攝取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如地瓜葉、波菜、胡蘿蔔、秋葵、黃豆芽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amaia 的頭像
    miamaia

    miamaia的部落格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