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2011/06/08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乳癌患者經手術復原後,不妨多活動上肢。北市聯醫院和平婦幼院一般外科主任陳火木指出,乳癌患者日益增加,但存活率也日漸提升,建議患者完成手臂腋下淋巴與乳房切除後,仍要積極活動患側,以利復健。
陳火木主任表示,台灣乳癌患者日益增加,現在每年新增患者已超過8千名。隨著乳癌篩檢的推行與治療的進步,侵犯性乳癌10年存活率已超過7成,原位癌更超過9成,而口服抗癌與標靶藥物不斷發明,乳癌已快成為慢性病,因此出院不是乳癌治療的結束,反而是治療的開始。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6-06
全台第一隊由乳癌術後痊癒者組成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馨懷龍舟隊」,在經過去年端午節龍舟競賽後,已經顛覆大家對乳癌痊癒者的傳統看法,也打破乳癌術後患者對自己身心的迷思,引發各方廣大迴響。如今,乳癌患者術後復建再進級,由醫師設計太鼓復建運動處方,強化復建成效。
所以今年參加的乳癌術後隊友們,已從婦幼院區拓展至和平院區與仁愛院區,更有它院患者遠從新竹每周由先生開車專程到台北參加訓練。經過兩個月的練習,馨懷龍舟隊已由去年一隊增為兩隊,並於日前(6/4)下午在臺北市大佳河道參加端午龍舟競賽。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法新社 日期:2011/06/05(法新社芝加哥4日電)(譯者:中央社簡長盛)
根據今天公布的一項研究發現,抗雌激素藥「諾曼癌素糖衣錠」(Aromasin)「非常有希望」大幅降低停經後婦女乳癌風險達到65%。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法新社 日期:2011/06/05 (法新社芝加哥4日電)(譯者:中央社蕭倩芸)
今天公布的一項研究初步結果顯示,以手術移除乳房腫瘤的婦女,之後若接受額外放射性治療,乳癌復發比率較低。
該研究主作者惠蘭(Timothy Whelan)指出:「這項結果極可能改變治療方式。」惠蘭為加拿大麥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腫瘤學教授。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2011/06/05 (中央社台北5日電)(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抗癌標靶藥物癌思停(Avastin)在經過試驗後顯示,可讓卵巢癌患者的壽命增長多達8個月,被譽為卵巢癌研究20年來的最大突破。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用來治療乳癌與腸癌的癌思停,也能有效對抗卵巢癌。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24Drs.com 2011-05-29
【24drs.com】抽菸對乳癌的影響可能超乎原本的預期。針對乳癌風險較高之健康婦女進行的一篇大型前瞻研究證實,如同之前所報導的,抽菸及體適能與癌症風險有關,另外也發現,抽菸的影響程度大於以往的研究結果。
這篇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2011年會揭幕前的記者會簡報,報告指出,抽菸者除了侵犯性乳癌風險高於非抽菸者之外,也和抽菸菸齡有關,隨著菸齡增加。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日期:2011/05/23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乳房出現腫塊卻不痛,表面不平,出現橘皮狀外觀,患者感到悶脹,肢體沉重,舌苔厚膩時,需軟堅散結。中醫師葉育韶指出,一般治療多以散腫潰堅湯、真人活命飲加減。
中醫師葉育韶表示,對於上述狀況,化痰利濕及散腫、散結有其必要。然而並非乳房有腫塊就必然是惡性腫瘤,診斷上仍需由專科醫師進行。乳癌是由乳房乳腺管細胞或腺泡細胞,經由不正常分裂繁殖所形成的惡性腫瘤,乳癌主要可能外顯症狀包括無痛性乳房腫塊、乳頭凹陷、乳頭異樣分泌物、乳房外型改變、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紅腫或潰爛等。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法新社 日期:2011/05/19 (法新社華盛頓18日電)(譯者:中央社盧映孜)
美國1項研究今天指出,乳癌患者練習瑜伽,有助減輕壓力,比起做一般伸展運動的乳癌患者,生活品質也改善許多。
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Cancer Center)研究人員,訪問163名平均52歲的女性,她們是乳癌初期到第3期患者,固定接受放射治療。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法新社日期:2011/05/19 (法新社華盛頓18日電)(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美國研究今天指出,年過30、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為陰性的健康女性,可能得以安全地將婦科檢查從每年延長至每3年一次。
研究主要作者卡基(Hormuzd Katki)表示:「實驗結果正式證實,對於HPV病毒檢測為陰性、以及檢驗結果正常的婦女來說,3年後再追蹤相當合宜且安全。」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5/17 記者林宜樟/大林報導
現代社會許多子女外出工作打拚,過年過節才返鄉看父母,卻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大林慈濟醫院最近發現兩名中年婦女罹患乳癌,母親節時子女返鄉發現母親已無法行走,趕緊送到醫院才發現病情嚴重。醫師呼籲,子女要多關心長輩身體,最好每年帶母親進行一次乳房攝影檢查。
每年應做乳房攝影檢查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5/17
乳癌在台灣居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但因為乳房位於體表,可經由觸摸硬塊而早期發現,一旦經病理切片及醫師診斷罹患乳癌,除了接受外科手術切除病灶外,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 郭文宏 醫師表示,為了徹底根除癌細胞,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患者,仍建議搭配使用荷爾蒙或標靶藥物等輔助性治療,才能有效消滅或控制身體的癌細胞。
郭文宏醫師說明,手術及放射線都屬於局部治療,有些癌細胞或組織非常小,無法使用儀器偵察到,甚至可能發生遠端轉移,以至於漏網癌細胞潛藏在身體,造成未來癌症復發的可能。因此,為了徹底根除癌細胞,在不同治療階段,除了全身性化學治療外,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或其他條件患者,建議搭配使用荷爾蒙或標靶藥物等輔助性治療。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5/16
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主任蘇裕傑今天表示,2名50餘歲獨居婦人,因雙腳無法行走,家人送醫發現罹患乳癌且已轉移到骨頭;建議每年到醫院進行乳房攝影檢查,及早發現、治療。
蘇裕傑指出,雲嘉地區的婦人觀念保守,即使身體病痛,大都選擇隱忍下來,2名婦人明知乳房有硬塊,寧可置之不理,最後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頭而造成全身痠痛,甚至乳房腫脹、變硬,卻還選擇看骨科,而不願意做乳房檢查。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處: WebMD Health News
作者: Denise Mann
審閱: Laura Martin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5/10
子宮頸癌病毒可以自行採檢,有3萬多個36歲以上、超過6年未做抹片的婦女在家自檢,結果其中200餘人已有癌前病變或癌。衛生署認為篩檢成效良好,今年擴大供應自檢套組。
行政院衛生署指出,感染致癌性的人類乳突病毒(HPV)型別會引發子宮頸癌,公費提供HPV自檢套組,方便忙碌或羞於內診而多年未抹片的婦女在家採檢,找出病毒感染的高危險群,檢驗陽性必須再做抹片,才能找到子宮頸癌前病變或癌症。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5/09
根據衛生署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死因排名第四,好發年齡約45至64歲之間,不過近五年來患者年齡層有降低趨勢,臺安醫院乳房中心謝家明主任表示,乳癌形成原因與女性荷爾蒙有密切關係,對於已停經而且荷爾蒙接受體呈陽性反應的女性而言,選擇荷爾蒙治療是優先考慮的治療方式。
謝家明表示,雌激素是女性荷爾蒙的一種,可刺激女性特徵如乳房、生殖器官生長與成熟,約三分之二女性乳癌患者的癌細胞呈現雌激素接受體陽性反應,而乳癌細胞對荷爾蒙具倚賴性,因此,若可阻斷雌激素對癌細胞的刺激,就能抑制癌細胞生長,就是抗荷爾蒙治療或稱抗雌激素治療。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5/06
很多女病患畏懼看婦產科,但其實婦科醫師也擔心萬一破壞病患的處女膜,會衍生醫療糾紛;一名35歲未曾有性經驗的林姓女子因月經異常求診,且診斷出子宮內膜厚度是一般人的1倍,她主動要求內診,但醫師仍讓她接受保守藥物治療,直到她在媽媽陪同下就醫,確定是子宮內膜癌第一期,並接受手術切除子宮,保住健康。
林女昨天感嘆地說:「身體健康遠比處女膜、生育能力還重要。」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2011/05/02 【記者戴聖峰/新竹報導】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乳房外科黃俊雄醫師表示,陳女士是位停經後婦女,因緣際會之下做了國民健康局所推動的乳房攝影篩檢,幾周後她接到報告,告知她的報告異常,應回醫院複檢,她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醫院,雖然醫師建議她要做組織切片,但她覺得自己沒有任何不適與異常,於是拒絕作組織切片並逕行返家。
衛生局的承辦人員持續的追蹤及勸說,陳女士在三個月後又回到乳房外科門診,這次她同意切片,而切片的結果正是乳癌,不幸中的大幸僅是原位癌(零期乳癌),經手術切除後恢復良好。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日期: 2011/04/27 文/吳俊杰 ( 高醫附設中和醫院病理科主治醫
根據國民健康局於2007年的調查,乳癌是目前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在台灣每年約有將近5000名新增的乳癌患者,雖然隨著癌症篩檢及檢驗技術的進步,許多早期乳癌可以提早發現並接受治療,但是腫瘤的行為常常是多變且因人而異的,因此個人化導向的治療模式,是今日醫療的一個新取向與目標。
乳癌的治療大致有化學治療、賀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等幾類,而這些病人是否適合接受這些治療的重要資訊,都記載在病理報告之中。就賀爾蒙治療而言,病理科醫師將病人之病理組織檢體,經石臘固定包埋之後,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的方法,去偵測腫瘤是否有雌激素受體或是黃體激素受體來作為治療的指標。研究指出,若「雌激素受體陽性型」乳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tamoxifen)之類的賀爾蒙阻斷療法,能夠防止癌細胞獲得雌激素滋養,並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及乳癌的復發或轉移;反之呈現陰性者,則沒有這樣的治療效果。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2011/04/25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母親節前夕,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北市衛生局昨(24)日舉辦「粉紅運動·CareHER2~2011愛波舞后爭霸賽暨乳癌防治園遊會」宣導活動,現場來自全國北、中、南各地,共計10組60位乳癌病友報名參賽爭奪愛波舞后的榮譽;同時現場還有乳癌防治宣導園遊會,以寓教娛樂方式給予民眾最正確的防癌觀念與新知。
行政院衛生署國健局97年度癌症登記報告中指出,女性乳癌是國人十大癌症及女性癌症中發生率的第1位,發生人數高達8136人(不含原位癌),平均每一天就有22人罹患乳癌。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2011/04/25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有乳癌病史者若有高血壓,要慎選降血壓藥。美國動物研究發現,降血壓藥物「血管收縮素轉換酵素抑制劑」(ACE)可能增加乳癌復發風險。
這項研究近日發表於線上版「乳癌研究與治療」期刊。研究另顯示,乙型阻斷劑似乎能降低乳癌復發風險。若合併使用乙型阻斷劑、ACE類藥物,乙型阻斷劑好像可以減輕ACE類藥物衝擊,讓癌症復發風險不會那麼高。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