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2010/11/06  文/張進寶

很多老人家都以為頻尿、夜尿、解尿困難、尿道疼痛等是老化的正常現象,但要小心可能是「攝護腺癌」。

因為早期攝護腺癌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經有局部侵犯或遠端轉移,例如阻塞到尿道時,才會有頻尿、夜尿、尿流細小等症狀,但由於症狀很類似攝護腺肥大,因此很容易被忽略。侵犯到貯精囊時,可能出現精液帶血症狀;侵犯到骨骼時,可能造成腰背疼痛、神經痛、容易骨折等症狀。

正因為許多患者早期未加重視,等到癌細胞轉移,出現症狀時,往往已難以治癒,因此攝護腺癌可說是男性的隱形殺手。

由於早期攝護腺癌的治癒率在78成以上,故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應做一次肛門指診及抽血做PSA值檢查,一旦肛門指診不正常、或PSA值大於4ng/ml,就應接受切片檢查,以進一步偵測是否罹患攝護腺癌;但家族中若有攝護腺癌病史者,應提早到4045歲開始,每年做一次篩檢。

目前治療早期攝護腺癌的手術方式包括:恥骨後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經會陰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腹腔鏡或機械手臂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及新型攝護腺癌微創標靶治療等方式。

其中新型攝護腺癌微創標靶治療,是由直腸進入,運用電腦化控制,傳送大量的高聚焦超音波熱能至病變範圍,使病變組織壞死而達到治療效果,且不影響周圍的正常組織。

但是此種治療方式對攝護腺有嚴重鈣化組織者、病患有接受放射線粒子種植治療等情形者,仍有適用限制。

建議患者及家屬在選擇治療方式前,應與醫師溝通及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amaia 的頭像
    miamaia

    miamaia的部落格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