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2010/10/29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早期胃癌7成以上無症狀,中醫師郭茂川在國際腫瘤醫學論壇發表分析指出,初期有症狀大都是上腹不適、反酸曖氣等非特異性表現,而環境、遺傳、飲食是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

中醫師郭茂川提到,嘔吐、噁心、飽脹感、沉重、厭食等是胃癌本身機械性作用產生的症狀,腫瘤增殖也可能引發後續營養不良及無力、消瘦及貧血。患者初期並無異常感受,或特殊症狀;有些初期即有症狀者,剛開始只是覺得容易飽脹、曖氣等;較嚴重者出現嘔吐。嘔酸或消化道出血。

不過嘔吐是許多病常見的症狀,肝膽腸胃科醫師指出,嘔吐或想吐症狀的疾病可能有胃炎、胃下垂、消化不良、膽囊炎、盲腸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食道癌或胃癌、腹膜炎、腸沾粘等。嘔吐會伴其他的症狀,如腹痛、胃痛、胃嘈雜、胃中灼熱、口臭、泛酸吐酸、腹瀉、便秘、倦怠乏力、甚至胸悶等。

而消化系統以外的疾病如腦出血、腦腫瘍、腦炎、頭部外傷所致的腦震盪、腦部受衝激等,都可能有嘔吐的情形。腦或腦膜有病如發炎時,由於腦壓升高,易刺激延腦的嘔吐中樞而致嘔吐。

臨床醫師強調,不慎吃到不新鮮或腐壞有毒的食物時,也會有嘔吐或想吐的現象,毒性愈高,症狀也愈強烈。有些便秘的小朋友常常會有腹痛、嘔吐及發燒的現象。

胃癌臨床表現複雜多變,郭茂川表示,胃癌在中醫觀點大都分為35個證型,分型無一致看法,但用藥按照病患主要體質表現,有所不同,例如虛熱以竹葉石膏湯、麥門冬湯加減;虛寒則以理中湯為主。

郭茂川指出,腹部兩側脹滿疼痛、舌色淡、舌苔薄白或薄黃、嘔吐、呃逆、情志不舒、脈弦者中醫稱肝胃不和,大都以消遙散搭配其他方劑;氣血雙虧,全身乏力、脈沉細無力者,多以十全大補湯加減;虛熱以竹葉石膏湯、麥門冬湯加減;虛寒則以理中湯為主。有痰瘀、痰結則需搭配其他方劑。

藉飲食輔助預防胃癌,部分中醫師建議民眾適量食用薏仁、木耳等富含膠質的食物,這些食物可保護胃黏膜。另外,常吃太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部份堅果或是糯米飯亦可能傷胃,這些食物醫師建議民眾別過量攝取。

現代人吃飯不定時,又易暴飲暴食,長期下可能不當刺激胃黏膜。顏志誠認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預防胃癌的第一步。根據醫界研究,血親親屬罹患胃癌,則其罹患風險較大,不過也可能是由於有較相似的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所致。

長期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可引起胃炎及其他發炎反應。只是胃腺癌也發生在一些未感染幽門桿菌的人身上。而愛食醺烤肉類,醬菜鹹魚等鹽漬物者,胃癌的發生率也較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amaia 的頭像
    miamaia

    miamaia的部落格

    miam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